己所不欲,勿施於人 - 一個心理學上的問題

2500年前,孔子曾經講過這麼一句話:「己所不欲,勿施於人。」


大意是:不要用自己不願意、不喜歡的事情,來對待別人。


以邏輯上來說,若A則B → 若非A則非B,也就是說「己所不欲,勿施於人」進一步推導,可得到「己所欲,施於人」的結論。


白話一點來說,就是:我喜歡的東西,大家一定也喜歡!這裡就產生了一個......一廂情願的想法!


於是,便常常可以看見以下的情境:


母:我都是為了你好!


解:這我覺得很好,所以你應該也覺得很好,既然很好,那就要去做!


(以上可代換成各種角色)


所以,真的是「己所不欲,勿施於人」嗎?


其實這句話「己所不欲,勿施於人」指的並不是一個倫理上該努力的方向,而是反映出大部份人的心理:「我喜歡的,大家一定也喜歡;我討厭的,大家一定也討厭。」


留言

  1. 很好的反思,因一般人總是主觀的推敲別人的想法,而把一些多面向的事物化約了。
    這句話在倫理面向上,可能較單純,在心理面向上就有很大的討論空間了。

    回覆刪除
  2. 邏輯的部分有些錯誤
    若A則B的等命題是"若非B則非A"
    照文中的例子應該是"施於人者 己所欲也"
    自己喜歡的不一定全部加諸於別人
    但加諸於別人的一定是自己喜歡的

    版主回覆:(12/02/2009 11:12:46 AM)


    啊!
    的確應該如此解釋!

    回覆刪除

張貼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糖果小偷?

鞣皮

追尋足跡的大地旅人 分享會後心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