追尋足跡的大地旅人 分享會後心得

第一次聽李後璁的分享,是在2013年的冬天,下了班之後搭火車直奔嘉義荒野,沒想到分享了整整三個小時以上還意猶未盡,險險錯過最後一班回隆田的火車。
一整個就是被電到的感覺,身體微醺般地飄飄然,腦袋發脹,手心發燙;這樣的狀態一直持續到睡著為止。

李後璁,一個前放射師,為了過一趟不後悔的人生,先是騎腳踏車踏上西天取經的道路,再是遠渡太平洋到美國追蹤師學校學習美國原住民的生活智慧,然後為了考驗自己而橫跨美國,來到《Into the Wild》裡夢幻小巴士停放地點,嘗試用貼近大地的方式生活,最後最後,找到自己想做的事(令人稱羨的事)的李後璁,回到台灣的山林中。

好的,單看過程其實就是個很芭樂的故事,坊間書店隨手一抓滿滿皆是。(欸!)
但聽完分享之後我暗自下了決心,有機會一定要請他來園區分享!(還有保育社、生研社......)

分享當天,李大哥提早一個小時到場動手打掃教室,做好讓大家光腳丫的準備,又繞了繞園區,然後一骨碌爬上大茄苳上(遊客請勿模仿),等待分享時間到來。
第一次聽分享是滿滿的感動,第二次聽就是一種學習了。
在開始前,李大哥請大家脫下鞋子,久違地用腳感受大地,拉上窗簾,關掉日光燈,圍著前方螢幕呈半月形坐下,請大家把手邊的東西放著、空出來,他要分享一個很美很美的聲音,一句原住民語迸出,穿透在場每個人的身體,迴盪在心中,「我在這裡。」是這句話的意思,我們在這裡,大家微微的躁動耳語隨著意識到「這裡」而漸漸平息,我們在這裡,然後沉靜。在一片昏暗中,一個聲音緩緩開口:「大家好,我是李後璁。」

就像舞台布幕終於升起,電影片名大字終於打在銀幕上,故事開始了。
這一瞬間,我的雞皮疙瘩掉了滿地。

很可惜的是,基於尊重講者,這次無法錄影,但這樣也好,就是要在現場才能完全沉浸在那個氛圍裡。大家的思緒隨著他的話語、肢體動作起伏,有時輕快高昂歡樂,有時緩慢低沉哀傷,李大哥的聲音充滿畫面及感染力,聽他分享,就像聽一個好長好長的故事,一幕一幕彷彿歷歷在目。那個26歲的少年、印度的河邊、湯姆.布朗、追蹤術的課程、潛行、偽裝、鑽木取火、shelter、那三頭差一點的鹿、母鹿和兩隻小鹿、打獵、母狐狸、夢幻巴士、那個26歲的少年......。

三個小時咻一下就過去了,外頭迎來真正的黑暗,大家仍意猶未盡地圍在前頭的桌子旁,問東問西,東摸西摸,面對無窮無盡的問題(「這是什麼?」佔了80%),李大哥仍然用一貫地溫和耐心回答,偶爾還旁若無人地吹起口簧琴。
「你可以摸摸它、握握它,和它說話,感受一下,或者問它。」
「一個好問題比答案更重要。」

火車站前,一顆黃澄澄的月亮剛從雲層探出頭來。我懷著和第一次分享會後相同的狀態,一路飆速回家。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糖果小偷?

鞣皮